杏鲍菇作为最常见、最受喜爱的食材之一,炒菜、火锅都有它的身影。你可能不会想到,你吃到的杏鲍菇或许不是在土里生长的,而都是在架子上生长。10月14日,记者走访了成都市大邑县一家杏鲍菇种植企业,探访背后的秘密。
当天上午10点,记者来到该企业的出菇车间里,一进门就感到周围温度显而易见地下降,里面有数个3米多高的菌架,上面密密麻麻整齐地摆满了菌包,每个菌包上“冒”出数个大小不一的杏鲍菇。
“这批杏鲍菇再过几天就可以收获了。”企业副总经理王德勇介绍,杏鲍菇整个种植周期为60天,其中养菇42天、出菇18天,平均每个菌包重1斤3两左右。菌包上杏鲍菇的数量、大小,会依据市场需求情况,通过技术方法控制、调整。
为何会在这样密闭的车间里种植杏鲍菇呢?他解释道,杏鲍菇最适合生长的条件是,温度恒定在12到14摄氏度、湿度85%,整个生长过程都要避光。工作人员天天都会检查车间的温度、湿度、氧气含量等,并根据发育情况做适当调整,有时还会在前期使用白灯照射刺激菌丝发育,后期使用蓝灯照射帮助菌盖发育,全天候“保姆式”照顾每一个杏鲍菇。
传统种植杏鲍菇一般是栽培在大棚的土壤里,受到气温限制,每年种植时间短。以成都地区为例,每年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适合种植,而且土壤可能有其他杂质,影响生长发育,产出的杏鲍菇质量不稳定,抗风险能力低,每年整体产量也有限。
王德勇介绍,与传统种植杏鲍菇不一样,现代化种植以玉米芯、木屑、甜菜渣等为主,再加入豆粕、麸皮、玉米等作为“土壤”,用耐高温的丙烯袋子打包好,经过高温蒸汽灭菌,再接种上菌丝,杏鲍菇就在上面栽培。此外,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废弃的菌包、菌渣等还能够适用于生产有机化肥和燃料,变废为宝,有效利用,实现绿色循环经济。
“现代化养殖不仅保证了杏鲍菇的质量,也大幅度提升了产量,”他说,由于产量有限,10多年前,杏鲍菇可以卖到18元左右一斤,随着产业高质量发展,现在价格下降了一半,近期价格约7元一斤。
“目前企业的杏鲍菇日产能为70吨,是四川省生产杏鲍菇最大的企业之一,未来还会继续扩大规模,日产能达到120吨,年产值2.6亿元。”王德勇介绍,产出的杏鲍菇主要销往川南片区、西北片区,销售渠道包括农贸市场、电子商务平台和大型商场,其中70%都销往成都、重庆,下一步还准备做产品出口。
企业有300名员工为当地人,占总员工数的90%,杏鲍菇产业还带动了周边1000多户农户。此外,该企业还与当地政府、社区及多村联合抱团发展,成立农村集体公司。2023年该公司收入80万元,带动村集体盈利50万元,不仅为当地提供了就业岗位,还带动了经济发展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湖南21岁女孩因长得漂亮,怀疑农村父母是人贩子,坚持要找富豪父母,结果出来后全家沉默了
韩国高官披露坠机新细节:飞行员曾3次挂出Mayday求救信号
需求在改善 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站上荣枯线年美股绿盘收官:纳指涨28.64%,英伟达涨超170%
ColorOS 15再次发力:2025年1月升级计划出炉,你的机型在内吗?
荣耀90 Pro更新MagicOS 9.0内测体验:不吐不快,说说真实感受
当三岁小萌娃看到帅哥秒变小迷妹,网友:看来女孩子喜欢帅哥都是不分年龄的